先修好,再修美!老屋翻新,安全為首要!揭秘3大隱形基礎工程的重要性
2025 Sep 26

當您準備進行老屋翻新時,腦中浮現的可能是漂亮的開放式廚房、時尚的衛浴,或是理想的室內風格。
然而,在這些美麗的「面子」底下,真正決定您未來數十年居住品質與安全的,是那些看不見的「裡子」——也就是基礎工程。
許多老屋翻新注意事項中,翻修專家總是一再強調:務必將大部分的老屋翻新預算,優先投入在基礎工程上。這筆錢看似花得無聲無息,卻是您整個家最關鍵的保險。
本文將為您揭開三大隱形基礎工程的神秘面紗:結構、水電、防水,告訴您為何它們才是老屋翻新中,最值得的投資!
一、家的骨骼:結構安全工程 —— 一切的根本
在討論任何老屋翻新設計之前,確保房子的「骨架」健康是第一要務,沒有任何妥協的空間!尤其在地震頻繁的台灣,老屋的結構安全更是重中之重。
(一)老屋結構安全 為何重要?
- 居住安全: 隨著時間推移,鋼筋混凝土可能因風雨侵蝕、地震搖晃而老化、劣化,影響耐震能力。
- 避免日後產生更大花費:入住後才發現結構問題,要處理的費用與麻煩,將是初期進行結構補強的數倍以上。
(二)老屋翻新基礎工程 檢查重點
- 明顯裂縫: 檢查樑、柱、牆面是否有超過0.3mm的裂縫,特別是呈現45度角的剪力裂縫。
- 鋼筋外露與混凝土剝落:如果看到天花板或樑柱的鋼筋已經裸露生鏽,代表結構已受損。
- 樓板傾斜:用簡單的彈珠或水平儀,測試地面是否有不正常的傾斜狀況。
(三)老屋結構出現問題,該怎麼做?
一旦發現上述問題,應立即尋求「結構技師」進行專業鑑定。由技師評估是否需要進行結構補強,例如採用碳纖維包覆、環氧樹脂灌注等工法,來恢復或提升房屋的耐震強度。

二、家的血脈:水電管線重拉 —— 告別跳電與漏水惡夢
如果說結構是骨骼,那水電管線就是遍佈全身的血脈。超過20年的老屋,水電重拉幾乎是必做項目,絕對不能省!
(一)老屋水電管線重拉 為何重要?
- 用電安全:舊式電線的線徑不足、絕緣皮脆化,無法負荷現代家庭眾多高功率電器(如烤箱、電暖器),是引發電線走火的最大隱憂。
- 用水品質與便利性: 老舊的鐵製水管容易生鏽、堵塞,不僅影響水質與水壓,更有在牆內爆管、漏水的風險。
- 符合現代需求:過去的插座數量與位置,已不敷現代人使用。水電管線重拉可以重新規劃,滿足手機充電、智慧家電等需求。
(二) 老屋水電管線重拉,該怎麼做?
所謂的「管線重拉」,是指將老屋牆內所有舊的電線、冷熱水管、排水管、糞管全部廢除,重新配置新的管線。這是一個浩大的翻修工程,需要與泥作工程、水電工程緊密配合,在整個老屋翻新流程中至關重要。
三、家的皮膚:防水與泥作工程 —— 根絕壁癌與漏水
老屋漏水問題是許多人的惡夢,而「壁癌」更是難以根治的頑疾。這一切的根源,都指向防水層的失效。
(一)老屋翻新的防水工程 為何重要?
- 根治問題:直接在壁癌處批土、上漆,都只是治標不治本。唯有從源頭做好防水工程,才能一勞永逸。
- 保護結構與裝潢:長期滲漏的水分會侵蝕鋼筋、損壞木作裝潢,造成更大損失。
- 提升生活品質:告別潮濕、霉味的環境,有益家人身心健康。
(二)老屋翻新的防水工程,該怎麼做?
- 刨除至結構層:也就是常聽到的「打到見骨」的拆除工程。必須將舊有的磁磚、油漆、粉刷層全部打除,直到看見最原始的磚牆或RC牆。
- 施作防水層:在結構層上塗佈新的防水材料,特別是浴室、陽台、窗框等重點區域,通常建議至少施作兩到三層。
- 試水測試:防水層施作完畢後,必須進行至少24小時的積水測試,確保無任何滲漏,才能進行後續的磁磚鋪貼或粉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