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裝潢前必讀】先選家電還是先裝修?順序對了,省下10萬冤枉錢!
2025 Oct 2

「天啊!我看好的那台對開冰箱,竟然放不進預留的櫃子裡!」這是在Facebook裝潢社團中最常看到的血淚哀嚎。
許多人以為,家電選配是裝修後期才需要考慮的事,這是一個錯誤的迷思!
等到木工、水電都已定案,才發現家電尺寸不合、電壓不對,輕則選擇其他型號、中則修改櫃體、重則敲掉重做!不但超出裝潢預算,更破壞了原有的設計美感。
正確的順序到底是什麼?答案是:在室內設計「施工圖」定案前,就必須完成「家電的選配」!這裡的「選配」並不是指馬上購買,而是「確定型號」。
本篇文章將為您解析裝潢前買家電的正確流程與三大理由,並提供一份實用的廚房家電規劃清單,讓您的設計裝修之路免除後悔。
一、黃金準則:先「選定」家電,再「規劃」空間設計
記住,先買家電還是先裝修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「資訊差」。室內設計師需要精準的產品資訊,才能繪製出分毫不差的施工圖。屋主提早確認家電型號,能為你避免三大災難:
(一)尺寸災難:精準預留,告別「差一點」的窘境
這是最常發生的悲劇。家電就像「對形狀的積木」,多一公分、少一公分都不行。
- 冰箱散熱空間:
每台冰箱需要的散熱距離都不同,通常兩側與頂部需要預留5-10公分的冰箱散熱空間。如果沒有依據「確切型號」的說明書來預留,輕則影響冰箱效能與壽命,重則完全塞不進去。
- 嵌入式家電:像洗碗機安裝、烤箱、蒸爐這類嵌入式家電,更是要求「像素級」的精準。尺寸必須在櫥櫃設計階段就完全確定,才能做到嚴絲合縫的完美整合。
(二)水電災難:管線一次到位,拒絕延長線與明管
等到裝修完工後,才發現家電和原本規劃的電壓不對、沒有進排水管,那將是惡夢的開始。
- 電壓與專用迴路: 許多廚房家電如IH爐、嵌入式烤箱、較大型的家用型烤箱是220V的電壓,需要配置專用迴路,以避免與其他高功率家電共用電路導致跳電或電路超載的風險。 如果沒有預先規劃,事後想補救,只能走明線,極度破壞空間美觀。
- 進水口與排水口:洗碗機安裝、飲水機、製冰機、部分滾筒洗衣機位置都需要預留進水與排水管。這些都必須在泥作進場前就規劃好位置。
- 自動上下水掃地機器人:務必在設計裝修前,預留「穩定的進水口」和「低矮的專屬排水口」。 自動上下水 掃地機器人 的進水口可從廚房水龍頭、洗衣機、或浴室水龍頭分接;而掃地機器人的排水口通常與洗衣機共用或直接連至地漏,以避免排水管過高造成反水或堵塞。
(三)風格災難:從單品家電到整體空間,實現完美視覺整合
家電早已是居家設計的一部分。將家電的顏色、材質、風格納入整體室內設計中,能大幅提升空間質感與和諧。
- 色彩搭配:若是您挑選的冰箱是白色、不鏽鋼色或是黑色,這將影響室內設計師為您規劃的櫥櫃、中島的配色方案。
- 風格一致:想要打造一個無把手的極簡風廚房?那您可以選擇全嵌入式家電,並在設計初期就與室內設計師溝通,將門片與櫥櫃的設計風格整合。

二、分區作戰:重點家電選配規劃清單
(一)廚房戰區
廚房家電規劃是重中之重,請在室內設計師出施工圖之前,拿著這份清單去逛家電賣場:
A. 冰箱:
- 型號與容量:決定是單門、雙門對開、還是法式多門?
- 開門方向: 門是左開還右開?會不會打到牆或中島?
- 散熱空間:務必抄下原廠建議的頂部與兩側散熱尺寸。
B. 洗碗機:
- 類型:獨立式、半嵌入式,還是全嵌入式?
- 尺寸:寬度是60公分標準型,還是45公分窄版?
- 管線:需要110V電源、獨立進水與排水管。
C. 爐具與排油煙機:
- 爐具:瓦斯爐還是IH爐?(IH爐大多數為220V)
- 排油煙機:傳統型、倒T型,還是隱藏式?尺寸與排風管徑皆需確認。
D. 其他嵌入式設備:嵌入式烤箱、嵌入式蒸爐、嵌入式微波爐、嵌入式咖啡機等,都需要確認尺寸與電壓(通常為220V)。
(二) 後陽台/洗衣間
A. 洗衣機/乾衣機:
- 類型:滾筒(前開)還是直立(上開)?這決定了洗衣機上方是否能做檯面。
- 堆疊或併排:若要堆疊,需確認總高度與品牌套件。
- 管線: 除了冷水,是否需要熱水管?乾衣機是排風式還是熱泵式?